当前位置:首页 > 游戏新闻 > 正文

网龙网络有限公司老板(网龙魔域被多部门调查)

wtaszx 发布:2023-03-23 815


  

  若论中国手游史上最著名的炸服事故,2021年公测的《终焉誓约》或许能争夺前三,开服即炸服,七天内炸服4次。其背后团队网龙是一家成立已有23年的老牌厂商,这里的「老」不单指资历,也指技术方案的墨守成规。

  打开网龙任意一款游戏的论坛,无论是2006年推出的《魔域》,还是2015年之后上线的《英魂之刃》,亦或是前面所提的《终焉誓约》,几乎时不时就能刷到玩家对服务器的吐槽。

  

  而就是这样一家看起来研发技术严重落后于时代的公司,总营收已经连续5年保持增长了。游戏业务的主要贡献者是古老的《魔域》IP,发布迄今15年生命周期依然惊人的持久,收入实现连续7年增长;拓展的网上教育业务似乎也没怎么受到「双减」政策影响,2021年收入创下了近4年来最高增幅。

  

  今天谈起网龙,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可能还是它曾经出售的两笔业务。

  一个是玩家耳熟能详的游戏门户网站17173,2003年以205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搜狐;另一个是应用市场91助手所属公司91无线,2013年以18.5亿美元(按当时汇率算大约是114亿人民币)的天价卖给了百度,成了当时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并购案。

  

  

  

  故事要从2007年初代iPhone面世说起,早期iPhone功能相当贫瘠,除了能触屏和使用一些原生应用外,不支持上传照片、导出记事本、拍摄视频、更换铃声等等,体验远谈不上友好。这一年,25岁的开发者熊俊写了款针对iPhone的PC端免费管理工具iPhone PC Suite,在网上发布后一下子获得20万次的下载量。

  网龙也注意到这款潜力无限的第三方应用软件,花了10万元把它从熊俊手中买下,同时以一万五的月薪留住了这位年轻的程序员,在网龙负责产品开发迭代(2009年由于团队与公司的矛盾激化选择离职)。

  这段互联网收购史上的传奇,却被视为百度最失败的投资之一。91助手进入百度后的业务整合并不顺利,赶上苹果商城和安卓手机官方应用市场崛起,生存空间也被挤兑到所剩无几,渐渐退出用户视野,2021年宣布正式下线。

  17173、91助手天价收购案的幕后重要推手,正是网龙创始人刘德建。

  把两个初创项目孵化到如此规模,在业界看来刘德建具有超前的商业眼光,也被称为很会做生意的人。不过根据网龙高层的描述,刘德建更多像在「赌一把」。

  「他能从早期商业上的小事情中间看到机会,又敢于去赌,把机会扩大,变成一个可操作的事情。」事实证明他两次都赌赢了。

  

  这种好「赌」的习性在刘德建整个职业生涯中都有所体现。

  最早是从生物研发转去做游戏开发。他并非计算机背景出身,早年赴美进修,念的是生物化学专业,据了解是受到母亲杨振华的影响。

  杨振华是著名的女科学家兼企业家,90年代红遍大江南北的「851口服液」就是她发明的。这款保健品曾登上央视频道黄金时段,随着洗脑式的广告走进千家万户。在保健品行业首获成功后,她走出国门在美国开了一家生物工程公司,从事抗癌药物相关研究。刘德建很长一段时间就在母亲的实验室里工作,20岁便担任董事长一职,不出意外大抵会继承母亲的医药学事业。

  1990年,念大二的刘德建首次接触互联网科技,每天花两个小时在BBS上卖软件,一个月赚了4000美金。一次再寻常不过的勤工俭学,却在青年学子的心中播下了一颗种子,之后不断生根发芽,最终影响了他整个人生航道。

  这里曾汇聚了姚晓光(现天美事业群负责人)、蔡宗建(IGG创始人)和韦青(畅游《天龙八部》制作人)等游戏行业非常富有创造力的一批人。不过成立之初网龙做的也只是一些简单的网络业务,收入勉强能够维持开支,直到两年后才开始尝试游戏开发。

  起因是春节时有员工推荐组队玩《石器时代》(《传奇》发布之前中国最火的网游),没想到刘德建也玩上瘾了,除了吃饭其余时间都耗在游戏上,很快他观察到游戏因服务器爆满玩家无法登录而引来骂声一片,这种「花钱还要排队」的现象让他嗅到了商机——网络游戏会是一个庞大的市场。

  那时候有一条捷径摆在面前,就是做「韩国网游代理」,刘德建背道而驰,选择了前途未卜的自主研发方向。2001年2月网龙成立天晴数码,他组建了一支平均年龄只有23岁的50人团队,专门从事游戏开发。

  天晴数码的第一位员工便是姚晓光,他参与制作公司首款产品——《幻灵游侠》。面对发展迅猛的网游市场、研发资金短缺等挑战,整个团队昼伏夜出,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。过着美国时间的刘德建亦然,日入而作,日出而息,后来「人为什么要夜晚睡觉」的夜班理论还洗脑了不少网龙员工。

  

  网龙总部大楼:「飞船」造型

  2021年年报显示,《魔域》IP(含端游、手游)年收入实现连续七年增长,在过去5年增长了近3.5倍,截至2021年8月,端游月流水仍超过2.9亿元,为历史新高。如此长的生命周期,放眼整个中国网游史都是极其特殊的存在。

  《魔域》在国内市场强势吸金,《征服》则属于「墙内开花墙外香」的典型。

  继《幻灵游侠》之后,网龙推出第二款游戏《征服》。它在国内的成绩还算可以,当时同时在线人数达到上万人,生命周期在国产网游中介于正常范围。谁也没想到它后面会在海外收获不错的反响。

  从2003年开始,《征服》陆续登录了美国、日本、西班牙、法国等市场。2009年在中东上线的表现更是令人惊喜,一度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网络游戏,直到2015年每月仍能给网龙带来数千万流水。阿拉伯版《征服》让中东土豪流连忘返,也打开了中国厂商的新世界大门,此后不少「一刀999」的国产氪金页游换皮出征中东,据相关人士透露「国产网游页游已经在阿拉伯半岛赢麻很久了」。

  

  

  此外《魔域》还出现了「商人」回收阿拉玛之魂和魔石的环节,玩家可以与商人私下现金交易,以低价买到魔石或以高价卖出高级阿拉玛之魂。道具可以兑现,无疑加重「赌徒心理」。

  

  《魔域》商人报价

  玩家介绍,「阿拉玛之魂」玩法原先是打怪模式(可通过刷怪获得),经历多次版本更新和整改,模式命名一直在变(如通天塔、年兽箱、圣物遗迹等),套路却没有变化。

  不过似乎收效甚微。当求职者在论坛询问网龙这家公司怎么样,依然会看到有从业者回复:「网龙魔域,每年不是砍人就是玩家来跳楼。」

  显然,网龙也意识到有必要开拓新的品类,而二次元就是一个不错的方向。只不过谁也没有料到,研发5年测试2年,耗资超过1亿制作的重点产品《终焉誓约》刚上线却暴露了更大的问题。

  

  

  直到第七天把重新开服的时间定在凌晨两点多,才没有再次炸服。之后十几天还进行了不下十次的维护和修复,被玩家调侃为「每天就靠维护补偿的钻石坚持玩」。

  这是中国手游史上非常奇葩的案例,记得上一款出现类似严重运营事故的还是2018年的《忍者必须死3》。不仅如此,在网龙其他游戏的论坛,现在也经常看到玩家关于服务器一次次崩溃导致体验太差的吐槽。可见服务器问题并非偶发事件。

  作为一家成立二十多年、规模不小,并且是很早就宣称要自己掌握核心技术,几乎每款游戏都在使用自主研发引擎的研发公司,在2021年还出现技术跟不上时代的问题,属实有点令人难以置信。

  

  网龙之后计划推出《魔域手游2》和一款基于海外IP尼奥宠物研发的元宇宙游戏,并将《英魂之刃》《终焉誓约》推广到海外,预计有较长一段时间依然是在啃老本。

  话说回来,如今头部大厂厮杀正酣,新生代的崛起势不可挡,老牌厂商有老本可啃,日子过得也明显没有以前滋润。而网龙的老IP非但没有随着时间洪流消逝在人们的记忆里,还助力公司实现五年营收增长,确实令人意外。


  网龙网络有限公司老板(网龙魔域被多部门调查)